2023年1月,IEA发布了《Hydrogen patents for a clean energy future》(以下简称“《报告》”),该《报告》基于欧洲专利局的专利数据(2001年-2020年),讨论了氢能国际技术专利的地区分布、环节分布、企业分布等情况,完整地体现了在国际层面的氢能技术的发展和分布情况。概况要点如下:
(1)从地区看,欧美日在氢能专利方面仍然处于领先地位,欧美基本平分秋色。其中,美国在2011年后氢能专利占比快速下降,而韩国、中国在国际专利方面处于起步阶段。
如图1所示,目前,欧盟国家是氢专利的全球领导者,在2011-2020年期间新增专利占比达到28%,其中德国和法国表现出众,分别占比11%和6%;日本在2011-2020年间的专利占比高达24%;美国表现依然强势,十年间氢能专利占比达到20%,但它是全球氢能产业主要发展地区中专利数量唯一下降的国家;来自韩国和中国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在这十年间并不多,但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,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为12.2%和15.2%。
图1 国际专利分布情况
(2)从环节看,氢技术专利在氢气制备、储运、应用三大价值链环节的分布基本均衡。其中,在制备与应用环节中,碳中和成为氢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,如汽车企业;但在储运环节的技术创新仍主要来自传统企业,如化工企业推动。
图2 不同环节专利分布及发展变化情况
如图2所示,《报告》表明,在2001-2020年期间,碳中和驱动产生的专利数量是传统氢能专利数量的两倍以上。其中,制备、储运、应用三个环节结论如下:
1)电解制氢成为制氢专利主流方向。2020年电解制氢的专利占到氢能专利总数的12%。欧美日在大多数制氢技术专利中处于领先地位。其中欧洲在天然气制氢领域的专利占比领先,达到39%;美国在电解制氢方面有所落后,占比仅为13%;日本在电解制氢方面的专利申报占比高达28%,全球第一。
2)2001-2020年氢气储运相关的专利申报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%。其中,压力容器、管道和相关辅助设备(如低温热泵、阀门)等基础设施的创新水平高;液氢和车载氢系统的复合平均增长率达到13%,近年来更是成为专利申报的风口;氢基燃料和固态储氢发展相对缓慢。在过去十年,低碳氢基燃料(如合成甲烷、柴油或煤油)和固态储氢方案在专利申报上活力不足。
3)汽车是氢能应用专利的火车头。自2001年以来,汽车氢应用的专利申报超过其他所有新兴氢应用的总和,如图7所示。其中日本、韩国在汽车领域的专利申报起了主要作用,占比达到39%,具体见图3。
图3 不同氢能应用的专利发展情况
(3)从申报企业看,化工企业与汽车企业是氢能专利的主要申报单位。其中化工企业主导了传统氢能技术的创新,汽车企业和设备企业主导了碳中和驱动的氢技术创新。具体亮点如下:1)氢内燃机仅在船舶领域与燃料电池持平。在汽车及航空领域,燃料电池都占据了明显优势,仅在船舶领域氢内燃机与燃料电池基本持平。2)车企引领车用氢能国际专利发展。车用燃料电池专利top10为9家车企与一家零部件企业——博世,占比高达80%。燃料电池开发商如加拿大巴拉德、美国普拉格等专利较少。3)欧洲主导绿色甲醇与绿氨的专利发展。过去十年间,欧洲主导了绿氨和绿色甲醇的专利申请,占比分别达到34%和48%,其中德国表现突出,在两个领域占比均达到14%。日本和美国在绿氨方面的专利总和略低于欧洲,在绿色甲醇方面更是远远落后,
图4 2011-2020年碳中和引发的氢专利申报企业TOP10
讨论一:谁在主导国际氢能专利?
根据IEA报告,碳中和已经成为氢能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。
2001-2020年期间,气候驱动的技术产生的国际专利数量是现有技术的两倍多。如图5所示,欧洲引领氢储运专利发展。2011-2020年期间,欧洲领导了氢储运领域的专利活动。在液氢环节占比达到50%,气态储运环节占比达到38%,加注环节达到39%,供氢网络占比达到32%。在低碳氢基燃料和固态储氢方面欧洲同样也处于领先地位。美国则在供氢网络(占比26%)、氢基燃料(占比23%)、氢化物(占比26%)及吸附(占比22%)等方面表现活跃,但在其他已建立的氢运输及储存技术中占比较低。
图5 不同国家在储运环节的专利情况
讨论二:中国氢能专利是多还是少?
值得一提的是,IEA的报告与中国国内关于氢能专利的研究实践有一定出入:根据国内研究,中国的氢能专利在近年来发展蓬勃;但根据IEA报告,中国对于氢专利贡献较少。
因此有读者向氢云链提问:国内企业的专利是多还是少?未来会不会因为专利问题影响到产业发展?
出入的原因在于IEA统计的是国际专利,而中国企业多数情况下仅申报了国内专利。
目前专利多数情况下属于防守战术,一个国家或地区只保护在当地申报的专利,申报专利需要花费一定的资金
目前国内企业在海外的业务较少、市场预期较低,同时革命性的技术创新较少,因此国内企业对于申报国际专利的必要性和主管意愿都较低——造成了国内氢能专利领域活力十足,但在IEA报告中却刚刚起步的情况。
未来随着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,以及原创的关键性技术的增加,中国在国际层面的氢技术专利数量也将显著增加。但目前看,国人无须担心!国际专利情况不影响国内氢能市场发展。